学校认真落实十二五规划。
大会收到提交的学术论文18篇。大会一致通过了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学会章程修改报告》和《财务报告》。
图1 中国索引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严峰书记主持会议,并代表会议主办方对到会的各位领导与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复旦大学作为一个主持的单位、具体服务的单位,将本着一如既往的热忱和态度,全力支持这个学会的工作,并希望能够促成这个学会的转型,这是我们的心愿,也是我们的责任,这种心愿和责任也是我们回应这个时代变化所应担当的使命。他高度评价了中国索引学会五年来所取得的工作业绩,表示中央编译局对中国索引学会更名为中国索引与数据库学会持积极态度,指出中国索引事业未来发展关键在于如何真正实现学术化、社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具体来说就是要着重做好四个结合,即把传统索引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把索引工作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紧密结合,把索引理论研究和索引编纂工作紧密结合,把国内发展与国际视野紧密结合。林尚立教授表示,很荣幸能继续担任学会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感谢中国索引学会广大会员朋友的厚爱,感谢学会主管部门中共中央编译局领导的信任和支持。图3 中国索引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央编译局魏海生副局长致辞与会代表听取和审议了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学会章程修改报告》和《财务报告》。
图6 中国索引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合影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新任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戴维民教授宣读感谢信,代表第五届理事会对刚从选举中退下来的名誉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和理事致以诚挚的感谢,表示新一届理事会仍然需要他们的继续帮助、支持和指点。《雅言》是全国高校语委中唯一的、历史最久的语言文字报纸。
她希望《胡言词典》推陈出新,继续关注语言的发展。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语委副主任应质峰主持。复旦师生通力合作,自2006年起由学生担任主编,所有工作都由学生自主完成。《雅言》报创刊于1997年,今年9月出刊满90期。
他建议《雅言》关心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政策宣传的同时,在介绍经典的语言文字参考书以及精心撰写学术书评等方面多下功夫,对中文系学生的学习起到切实的帮助作用。《雅言》是语委和高校师生合作的成功典范,成为复旦校园文化的品牌。
2006年,《胡言词典》曾首次结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语言学前辈、中文系濮之珍先生首先回顾了与《雅言》多年的深厚情谊,回忆了老校长陈望道组织领导上海语言学界、强调重视理论研究的往事。近年来,《雅言》受到国家语委、上海语委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并逐渐获得学界的认可和好评,成为国内高校语言文字工作的一面旗帜。现任主编潘佳表示,《雅言》将坚持学生自主的办报模式,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裘锡圭教授首先祝贺《雅言》出刊九十期,向为《雅言》付出心血的师生致以敬意。与会学者指出,《雅言》始终脚踏实地,追求高远,在宣传政策、传播知识、推动工作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复旦大学的文化底蕴和个性特色。9月17日上午,复旦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逸夫科技楼举办《雅言》创刊九十期座谈会暨《胡言词典》新书发布会。在谈到《雅言》的成绩时说,《雅言》之所以成为全国高校中唯一的语言文字刊物,得益于复旦厚实的语言学基础和悠久的传统。
希望《雅言》既要宣传高校语委的工作动态,更希望今后能进一步发挥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影响力。副校长、语委主任陆昉,语言学前辈、中文系濮之珍教授,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裘锡圭教授,教育部语用所费锦昌研究员,中文系主任陈引驰,中文系许宝华、高天如、徐志民、游汝杰、祝克懿教授,郭永秉副教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陈光磊教授、史地所周振鹤教授,原教务处副处长、语委副主任郑方贤,《雅言》历任主编陶寰、邵毅平等顾问专家,以及编辑部新老编辑,上海语委、上海文艺书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同志,共三十余人出席了会议。
此外,他还希望加强对新生语言现象的讨论,这些用法到底好不好,到底有没有必要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3000人次的医学生、住院医生接受了考核,其中包括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部分学科的结业综合考核。他们将在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接受规范而系统的专业培训,通过考核后正式上岗,和现有的38名标准化病人一起,参与我院教学和考核活动,用最真实的言语、最直接的体验来告诉医学生们,如何正确诊治疾病、如何善待每个生命。汪玲副院长首先致辞,感谢新老标准化病人对医学教育事业的热情投入和无私奉献,并对新一轮培训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十年来由标准化病人、临床培训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这一团队走在了国内医学教育这一领域的领先行列。黄一沁医生和首批标准化病人代表徐觉民老师结合切身体会,分享了病人角色扮演的技巧和担任标准化病人十年来的心得体会。上海医学院自2003年起开始着手培训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医学生临床技能评估。
为契合医学教育综合改革需求,扩大标准化病人队伍及其应用范围,我院于今年7月开始了新一轮的标准化病人招募。赖雁妮医生简要介绍了标准化病人的定义、工作职责及不同学科团队。
乐于奉献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助力未来的白衣天使,圆梦健康中国。鲁映青主任在总结中寄语标准化病人团队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携手并进,再创辉煌。
9月14日上午,上海医学院在枫林校区东一号楼报告厅举行了新一轮标准化病人培训启动会。共有22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应征者通过了书面资料审核和面试,加入这一医学教育志愿者的队伍,成为准标准化病人。
上海医学院汪玲副院长、医学教育管理办公室鲁映青主任、新老标准化病人、临床培训教师等近40人出席了会议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汪玲副院长首先致辞,感谢新老标准化病人对医学教育事业的热情投入和无私奉献,并对新一轮培训提出了希望和要求。鲁映青主任在总结中寄语标准化病人团队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携手并进,再创辉煌。
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3000人次的医学生、住院医生接受了考核,其中包括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部分学科的结业综合考核。上海医学院汪玲副院长、医学教育管理办公室鲁映青主任、新老标准化病人、临床培训教师等近40人出席了会议。
他们将在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接受规范而系统的专业培训,通过考核后正式上岗,和现有的38名标准化病人一起,参与我院教学和考核活动,用最真实的言语、最直接的体验来告诉医学生们,如何正确诊治疾病、如何善待每个生命。共有22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应征者通过了书面资料审核和面试,加入这一医学教育志愿者的队伍,成为准标准化病人。
黄一沁医生和首批标准化病人代表徐觉民老师结合切身体会,分享了病人角色扮演的技巧和担任标准化病人十年来的心得体会。为契合医学教育综合改革需求,扩大标准化病人队伍及其应用范围,我院于今年7月开始了新一轮的标准化病人招募。
乐于奉献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助力未来的白衣天使,圆梦健康中国。9月14日上午,上海医学院在枫林校区东一号楼报告厅举行了新一轮标准化病人培训启动会。十年来由标准化病人、临床培训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这一团队走在了国内医学教育这一领域的领先行列。上海医学院自2003年起开始着手培训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医学生临床技能评估。
赖雁妮医生简要介绍了标准化病人的定义、工作职责及不同学科团队彭院长还与同学们分享了《正谊明道如是说》一书,正谊明道的教诲一直回响在我们耳边,思考行医所应具备的医德。
2013年9月17日下午,克卿书院2013级新生大会在正大体育馆顺利举行。此外,大会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老师担任克卿书院的客座导师。
在同学们的掌声中,闻玉梅院士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专题报告《医学的责任与魅力》。大会伊始,师生们一起观看了短片《大师》,了解老校长颜福庆先生严谨治学、创立上医的历程,以及克卿书院创立的历史。